<label id="j3kpy"></label>
    1. <dd id="j3kpy"></dd>

    2. <progress id="j3kpy"></progress>
    3. <s id="j3kpy"><acronym id="j3kpy"><cite id="j3kpy"></cite></acronym></s>
      <progress id="j3kpy"></progress>

      賞詩詞網

      辛棄疾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參考資料

      加資料 加資料

      生平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边@是刻在鉛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陽原山辛棄疾墓前郭沫若對他評價的楹聯。在中國文學史上,辛棄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1161年,辛棄疾自22歲率領2000多家鄉父老兄弟起義抗金,便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20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曲折生涯

      初到南方   辛棄疾初來南方,對朝廷的怯懦和畏縮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趙構曾贊許過他的英勇行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所以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熱情洋溢地寫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盡管這些建議書在當時深受人們稱贊,廣為傳誦,但已經不愿意再打

      介紹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漢族,南宋著名詞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學上,他與蘇軾并稱為“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清平樂·村居》等。辛棄疾現存詞600余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的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   關于更名一事,辛棄疾在抗

      主要作品

      概況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而他作為南宋朝廷大臣而寫的一篇文章《議練民兵守淮疏》,則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爭形勢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對策。這篇應用散文感情熾熱,構思縝密,層層深入,有理有據,語言也精確

      主要成就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后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后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后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文學成就   思想內容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

      紀念建筑

      紀念館   辛棄疾紀念館位于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風閘村南,占地總面積31畝,由紀念館和辛家墳兩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有石坊、六角碑亭、辛棄疾塑像、辛棄疾紀念祠、稼軒詞書法藝術刻石碑廊等景觀以及文物、書畫、民俗、圖片、“一代詞宗”、“義膽忠魂”6個展室。 故居和墓葬   在濟南小清河畔,有一個鄉鎮

      生平年表

      作者:鄧廣銘 錄自鄧廣銘《辛稼軒年譜》 宋高宗(趙構)紹興十年、金熙宗(完顏亶)天眷三年(1140)五月十一(合公歷5月28日)卯時,稼軒生于山東歷城之四風閘。 宋紹興十七年、金皇統七年(1147)稼軒八歲。 稼軒之從學劉嵒老(瞻)當在此年前后。 宋紹興十九年、金皇統九年(1149)稼軒十歲。 (“稼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label id="j3kpy"></label>
      1. <dd id="j3kpy"></dd>

      2. <progress id="j3kpy"></progress>
      3. <s id="j3kpy"><acronym id="j3kpy"><cite id="j3kpy"></cite></acronym></s>
        <progress id="j3kpy"></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