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后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
家人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名叫李客,為任城尉。母,無記載。 妻子 1.許氏,(原名許紫煙)結發妻子,高宗時期的宰相許圉師(許紹最小的兒子)的孫女。 2.劉氏,南陵名家之女兒,同居后分手。 3.宗氏,東魯人。李頗黎的生母,李白的側室。以外不詳。 第一個妻子,是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陽經過朋友▼
上世紀90年代,吉國考古學家曾在碎葉城遺址進行發掘,除了許多佛教文物,他們還發掘出一塊唐代石碑,其上有“安西都護府侍郎李某……”字樣,這又進一步證實了郭沫若最早考證的李白故鄉在碎葉的說法。其父李客,生平事跡不詳。20世紀60年代前,中國學者普遍認為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 據《新唐書》記▼
詩詞成就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