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含嬌含笑
作者:溫庭筠
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鬢如蟬。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 雪胸鸞鏡里,琪樹鳳樓前。寄語青娥伴,早求仙。▼
原文:
定西番·漢使昔年離別
漢使昔年離別。攀弱柳,折寒梅,上高臺。 千里玉關春雪,雁來人不來。羌笛一聲愁絕,月徘徊。▼
破甕救友
作者:司馬光
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書不釋手,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插秧歌
作者: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折桂令·贈羅真真
作者:喬吉
羅浮夢里真仙,雙鎖螺鬟,九暈珠鈿。晴柳纖柔,春蔥細膩,秋藕勻圓。酒盞兒里央及出些靦腆,畫幀兒上喚下來的嬋娟。試問尊前,月落參橫,今夕何年?▼
贈外孫
作者:王安石
南山新長鳳凰雛,眉目分明畫不如。 年小從他愛梨栗,長成須讀五車書。▼
題子瞻枯木
作者:黃庭堅
折沖儒墨陣堂堂,書入顏楊鴻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題胡逸老致虛庵
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籯常作災。 能與貧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隨宴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 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污靈臺。▼
宿舊彭澤懷陶令
潛魚愿深渺,淵明無由逃。 彭澤當此時,沈冥一世豪。 司馬寒如灰,禮樂卯金刀。 歲晚以字行,更始號元亮。 凄其望諸葛,骯臟猶漢相。 時無益州牧,指揮用諸將。 平生本朝心,歲月閱江浪。 空余時語工,落筆九天上。 向來非無人,此友獨可尚。 屬予剛制酒,無用酌杯盎。 ▼
跋子瞻和陶詩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贈女冠暢師
作者:秦觀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烏紗裹寒玉。 飄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塵俗。 霧閣云窗人莫窺,門前車馬任東西。 禮罷曉壇春日靜,落紅滿地乳鴉啼。▼
大鐵椎傳
作者: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廣陵歸,與陳子燦同舟。子燦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謀兵法,因問:“數游南北,逢異人乎?”子燦為述大鐵椎,作《大鐵椎傳》?! 〈箬F椎,不知何許人,北平陳子燦省兄河南,與遇宋將軍家。宋,懷慶青華鎮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云。宋弟子高▼
贈人
作者:李群玉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 云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楚襄王。▼
真興寺閣
作者:蘇軾
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身強八九尺,與閣兩崢嶸。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
王維吳道子畫
何處訪吳畫?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 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 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 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 摩詰本詩老,佩芷襲芳蓀。 ▼
書林逋詩后
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 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了然光可燭。 遺篇妙字處處有,步繞西湖看不足。 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西臺差少肉。 平生高節已難繼,將死微言猶可錄。 自言不作封禪書,更肯悲吟白頭▼
次石湖書扇韻
作者:姜夔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美人賦
作者: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游于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于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游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蓖踉唬骸白硬缓蒙?,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
清平樂·鶯啼殘月
作者:韋莊
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妝成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金扉,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
作者: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